出入口設置疫情防控宣傳喇叭、張貼防疫宣傳標語、專人查驗健康碼、提醒市民佩戴好口罩;市場內部環(huán)境整潔明亮、菜品整齊擺放、顧客文明購物……9月23日上午,記者在秦淮區(qū)科巷新市集看到,不斷有購物者進出,現場秩序井然。
“菜市場經過整治大變樣,都不像菜市場,就是一個綜合體。”顧客楊玲走進科巷新市集,忍不住贊嘆。科巷菜場始建于1958年,曾是南京主城區(qū)最大的農貿市場,被譽為“老南京的城市記憶,最秦淮的市井煙火”。經過改造升級,今年年初,科巷菜場“變身”科巷新市集,一樓是社區(qū)新商業(yè)街區(qū),二樓保留傳統(tǒng)的菜場功能,成為集美食零售、文化休閑、果蔬生鮮、社區(qū)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社區(qū)商業(yè)空間。

“我經常到這里買菜,蔬菜、水果、肉類等都很新鮮,從不缺斤少兩,很放心。”家住文昌巷的周爺爺對記者說。為了給顧客良好的購物體驗,科巷新市集劃分6個片區(qū),實施網格化管理。明商集團科巷新市集市場主任劉紅強負責二樓蔬菜片區(qū)的管理。“蔬菜區(qū)域的菜品擺放、價格牌、食品安全、衛(wèi)生情況、疫情防控等,包括顧客的投訴、糾紛,都由我來負責。”劉紅強說。
在科巷新市集,有個別鋪位上懸掛著“文明誠信商戶”流動紅旗。據明商集團科巷新市集市場經理戴霄尚介紹,市集推出誠信經營戶排行榜,按照計量、服務、管理、衛(wèi)生4個維度對200多戶商家進行打分、排名,分為A、B、C、D四個等級。排名前十的商戶,會得到一定的獎勵和表彰。“每天天還沒亮,我就去江寧的眾彩市場進貨。為保證給居民們提供新鮮、品質好的蔬菜,進貨時我都會認真挑選。蔬菜拉回來后,還要把菜擇干凈,擺放整齊,讓居民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文明誠信經營戶劉玲說。
在農殘檢測室,韓大爺將新買的蔬菜遞給檢測員韓超,想要檢測蔬菜農殘是否超標。韓超說,面對居民的檢測需求,一般20分鐘就能出結果。“其實,每天早上,我們都會對市場上售賣的農產品進行隨機抽檢,檢查結果公布在顯示屏上。如果檢測有問題,會立即要求產品下架,并根據規(guī)定做進一步檢查和處理,確保市民吃得放心。”韓超說。
科技應用在科巷新市集隨處可見。在一樓,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科巷,科巷新市集專門設置了網絡直播間,挖掘特色經營戶試點直播賣貨,將“單向購買”模式轉變?yōu)?ldquo;雙向互動”模式,激發(fā)消費新活力。在二樓,“智能管理中心”大屏展現整個市集的智能化系統(tǒng),包括溯源電子秤、商戶多功能信息屏、客流統(tǒng)計系統(tǒng)、電子測溫系統(tǒng)、電子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時銷售數據統(tǒng)計系統(tǒng)等。
農貿市場折射著一座城市的溫度和氣度,連通著撫慰人心的“煙火氣”和文明典范的“新窗口”。戴霄尚說:“我們借助文明典范城市創(chuàng)建契機,通過一系列措施,帶動和提升科巷新市集的整體管理水平,讓老百姓的‘菜籃子’裝滿幸福味。”(嚴玲 田詩雨)
關鍵詞:
改造
文明
管理
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