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沈城資歷最老的外賣騎手,已連續(xù)七年留沈“在崗過年”,今年春節(jié)——
“革叔”遇到的暖心人、暖心事
記者給“革叔”送上新春祝福。
虎年春節(jié),老家在內蒙古自治區(qū)的外賣騎手王文革依舊主動在配送站值班,這是他在騎手崗位上度過的第七個春節(jié)。王文革今年54歲了,同事們親切地叫他“革叔”。眾人眼中,“革叔”不僅年長,更是沈城外賣行業(yè)名副其實的“老資格”,從2015年外賣行業(yè)剛剛在沈興起時從業(yè),一直堅持干到現(xiàn)在,這樣的“資歷”幾乎找不出第二人。
大年初二,記者走進位于于洪區(qū)長江北街168號的美團外賣配送站,正好趕上“革叔”遇到的一件暖心事。
暖心人點了兩杯水果茶收餐人是“革叔”
2日下午兩點左右,回到站里休息的“革叔”接到一通電話,電話是他認識的一位外賣騎手打來的,“革叔,有你兩杯水果茶,寫的地址是你們配送站原來的地址,收餐人是你,我給你送到你們新搬過去的地址吧。”
掛斷電話,“革叔”心里犯嘀咕,這又是誰給自己點的餐呢?
不一會兒,“革叔”收到了同行送過來的兩杯水果茶。配送單上的手機號碼已經(jīng)隱藏了,他沒辦法回撥,上面寫著送給“革叔”的新春祝福。
“一年總會收到幾次這樣的匿名贈餐,都是配送區(qū)域里的好心人給我點的。這次可能是看我春節(jié)沒休息給我點的吧,應該就是這兩天我給送過餐的某一位顧客。”“革叔”說。
“革叔”的好人緣是同事們羨慕不來的,他的言談舉止間都透露出草原人的粗獷和豪爽,總是笑呵呵的。近七年來,“革叔”幾乎跑遍了配送區(qū)域的每一個角落,跟不少居民都處得像鄰居、親人似的,幾乎沒有收到過差評,他還入選平臺全國3000名“暖冬騎士”之一。
愛干騎手這一行 更想留在沈陽實現(xiàn)更多“小目標”
“革叔”從1997年就從老家出來打工了,這些年穿梭在東北的各個城市,卻始終沒有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這種稱心如意并不是要掙大錢,而是要干得開心。后來,他來到沈陽,在小區(qū)里當保安,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城市,“2015年剛興起外賣的時候,看到有騎手往小區(qū)送餐,就跟人打聽騎手是干啥的,送餐是怎么回事。了解之后,我一看這個活兒挺好啊,不僅收入不錯還自由。”
2015年8月31日,“革叔”來到剛成立一個月的配送站毛遂自薦,選擇成為一名騎手。
“啥也不懂,第一天只送出去七單。”回憶起剛入職的窘境,“革叔”不禁啞然失笑。“雖然歲數(shù)有點大,體力比不上年輕人,但咱有毅力?!彼两袢郧宄浀萌肼毑痪门R近春節(jié)的一天,天氣惡劣,很多人都“貓”著,自己一直堅守。“那天我跑了50多單,是送外賣以來最多的一次?!碑敃r“革叔”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感覺自己的堅守終于有了收獲。
“革叔”越來越喜歡騎手這一行,站里100多個同事,跟一家人一樣熱鬧。除夕的年夜飯,他特意點了一道紅燒肘子,跟40多名堅守崗位的同事一起吃。
“革叔”的愛人如今也在沈陽一家超市打工,兩人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兒子在山東安了家。對生活積極樂觀的“革叔”說,自己當初定下每個月收入能在2500元錢以上的“小目標”,成為騎手后早就實現(xiàn)了。從三四千到最多時一個月收入五六千,工作上自由,收入也不錯,這讓他非常知足。“這些年我一直沒有離開騎手行業(yè),也不想離開沈陽,是因為干出了感情,更有一種獲得感,我想在這里實現(xiàn)更多的人生‘小目標’。”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劉洋/文 主任記者 李浩/攝
關鍵詞:
騎手
資歷
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