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灣海底隧道施工現(xiàn)場
(資料圖)
再傳捷報
在連續(xù)高強度奮戰(zhàn)下,大連灣海底隧道全線射流風機已全部完成調試,并試轉成功。這標志著大連灣海底隧道向通車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僅兩周時間
完成風機設備安裝
大連灣海底隧道整條的隧道通風系統(tǒng)包含134臺射流風機,該設備整體形為柱狀,由兩頭柱狀消聲器與中間柱狀風機組成。
這百余臺設備起著隧道內輸送和調節(jié)空氣、排除煙塵的作用,在火災工況下,更是可根據(jù)起火點的位置反向啟動射流風機,減少空氣流通,為隧道內人員預留足夠的時間撤離。
▲安裝射流風機。
中交一航局安裝公司大連灣海底隧道機電安裝團隊,提前編制完成射流風機安裝方案,使用高強度的型鋼焊接制成風機托架,用叉車將風機放置于托架上,將之抬高至安裝位置,作業(yè)人員分別操縱左右兩側升降車同時升起,于風機兩側安裝固定風機,該施工方案在保證風機起重的穩(wěn)定性的同時,減少了安裝時風險。在實施進度上,加大人工、設備投入,大幅提高單位勞動效能。
在風機設備安裝的高峰時期,隧道內,安裝設備宛如一座座山丘,在海底隧道內托舉起一臺又一臺2到3人多長的大型設備,場面十分壯觀。整體安裝僅用兩周便提前完成,實現(xiàn)北方沉管隧道設備安裝的又一項紀錄。
134臺風機單機
調試全部完成
在完成134臺設備安裝后,安裝施工團隊主動加碼增效,迅速完成全部134臺射流風機調試,為后續(xù)沉管內瀝青攤鋪排煙等其他工序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射流風機調試。
進入連通調試階段,安裝施工團隊做好線纜敷設、控制箱安裝以及接線配電,在5天內完成全隧道內百余部射流風機接線工作。接下來不到一周內對134臺射流風機開展了逐臺調試,通過測量啟動電流、運行電流及控制信號等參數(shù),確保風機安全啟動,同時檢測風機啟動時的風量、噪聲等參數(shù),確認風機運行滿足質量要求。
▲攤鋪瀝青時的排煙效果。
在全體調試人員的不懈努力下,風機試轉24小時無誤后,海底沉管隧道內134臺風機全部單機調試完成,并將設備投入后續(xù)土建瀝青攤鋪的排煙工作。射流風機單機調試完成為通車進度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條件。
相關鏈接
大連灣海底隧道作為我國高緯度寒冷地區(qū)首條跨海沉管隧道,位于遼寧省大連市以東的大連灣海域,北起梭魚灣20號路,向南過梭魚灣25號路進入大連灣,以沉管的形式下穿大連灣并在南岸沿港隆西路東行至人民路西側接地,再與地面道路銜接至人民路終點,全長5.1千米。
▲大連灣海底隧道效果圖。
建成后將有效破解大連“C”字形空間結構形成的交通瓶頸,將大連灣海底隧道北岸和南岸之間車程縮短至5分鐘,對緩解大連市交通壓力、優(yōu)化城市功能、推動大連灣兩岸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