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實施以來,云龍區(qū)立足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以強化學校育人的主體地位為出發(fā)點,緊扣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這兩個核心任務,從三個方面指導學校全力推動“雙減”工作落地生根,確保“雙減”工作成為政府支持、社會滿意、家長放心、學生成長的民生工程。
全面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雙減”減去的是學生不合理的負擔,最終是要提高教育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近年來,云龍區(qū)通過積極開展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創(chuàng)建和推進集團化辦學兩大舉措,讓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快速輻射到每一所學校,提升全區(qū)課堂的教育教學質量。通過系統(tǒng)實施“四精四必”工程,即作業(yè)布置要做到精選、精練、精講、精批;作業(yè)批改要做到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改、有錯必糾、有練必評,倒逼老師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能夠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特點,設計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作業(yè)。依托教育部“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qū)建設,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精準定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個性化定制作業(yè),達到切實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的目標。
健全課后服務機制
先后出臺《云龍區(qū)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按照“一校一案”的工作原則,指導學校制訂個性化課后服務實施方案、五項管理實施方案。目前區(qū)屬中小學實現(xiàn)了課后服務全覆蓋,圍繞每個學生參與不少于1項個性化課程,個性化課程每周不少于2課時,實現(xiàn)作業(yè)輔導5天全覆蓋的要求,精心設置云龍區(qū)“521”特色課程群,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徐州市青年路小學實施“自主+”的“三段式”課后服務模式,將延時服務的兩個小時分成“自主學習(閱讀)”“陽光運動”“多彩社團”三個時間段。徐州市公園巷小學依托“紫藤書苑+游戲館活動”課程,開設文悅課程、文創(chuàng)課程、文研課程,開展傳統(tǒng)益智游戲、傳統(tǒng)競技游戲、傳統(tǒng)智體游戲課程,借助現(xiàn)代化表達手段,涵育學生品格養(yǎng)成。徐州市漢橋小學創(chuàng)新實踐全校“無作業(yè)日”,每周一、二、三、四分別為三至六年級的“無作業(yè)日”。“無作業(yè)日”當天,學校將根據(jù)學生興趣志向,開展竹笛、小合唱、足球、籃球、兒童畫、武術、舞蹈、軟筆書法、硬筆書法、閱讀等“4+X”特色課程。
提升群眾教育滿意度
“雙減”工作的發(fā)力,僅僅依靠學校單方的推進是遠遠不夠的。家長與學校的同頻共振,才是確保“雙減”工作取得實效的堅實保證。新學期伊始,云龍區(qū)教育局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從回應家長社會關切期盼入手,從家庭教育解決家長焦慮、改變家長認知這一源頭抓起,組織家長收聽收看《“雙減”政策下家長如何應對》專題講座,通過舉辦線上線下家長會、專題培訓等活動,為家長解讀“雙減”政策,引導家長摒棄不科學的育兒理念,尤其是理性地選擇校外培訓。下一步,將繼續(xù)組織云龍區(qū)家庭教育講師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團隊、家庭教育志愿者團隊,通過不同層面的相互作用,提升家校協(xié)同育人水平,團結社會資源同心助“雙減”,努力走出一條依靠家校共育促“雙減”落地落實的“云龍路徑”。(李小委)
                        關鍵詞: 
                                                         
                            育人 
                                                                                     
                            教育 
                                                                                     
                            特色 
                                                                                     
                            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