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二十四次見義勇為英雄模范表彰大會日前在福州召開,永定區(qū)湖坑鎮(zhèn)湖坑村村民李懷慶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見義勇為模范”榮譽稱號,新南村村民蘇元紅、蘇鴻發(fā)被評為“福建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獲得這一殊榮,源自于他們奮不顧身搶救突遇山體滑坡受困的臺灣同胞。讓我們把時間撥回2016年,還原這一場爭分奪秒的現(xiàn)場救援……
救人者:“腦子里只想著趕快救人”
2016年8月13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一輛載著臺灣旅游團隊的大巴,在國道357線永定區(qū)湖坑鎮(zhèn)新南村路段時,突遇山體滑坡,大巴車被沖到公路下,側翻在河岸上,車體嚴重損壞,車上駕乘人員處于危險中。
此時,湖坑村村民李懷慶正好開車往新南村方向行駛。突如其來的山體滑坡,讓李懷慶驚呆了。他遠遠看到,大巴車上爬了兩個人出來,他心里意識到車上肯定還有其他人。于是,李懷慶急忙把車停好,趟過黃泥水向翻倒的大巴車跑去。“當時,山上的泥土還不斷往下滑落。但沒有考慮那么多,腦子里第一反應就是趕快救人?,F(xiàn)在想起來,都有點后怕。”
新南村村民蘇元紅、蘇鴻發(fā)的家距離滑坡地點不遠。“當時聽到一聲巨響,雨中傳來了一陣呼救聲。我們趕緊大喊,叫大家去救人。”不到10分鐘,十幾位當?shù)責嵝拇迕駴_到了現(xiàn)場,加入到救援隊伍中。
跑到出事地點,李懷慶陸續(xù)看到車里又有幾個“頭破血流”的人出來。他就打電話給湖坑鎮(zhèn)衛(wèi)生所的一個醫(yī)生,叫他組織醫(yī)生把救護車開來幫忙施救。隨后,在現(xiàn)場,李懷慶先是幫忙抬傷員。抬完傷員后,李懷慶聽說還有人被埋在泥土底下,便又把鞋襪脫掉,徒手去挖泥土。當看到橋上有好多村民在圍觀,他就讓村民拿鐵鍬和鋤頭來,李懷慶和村民用鋤頭、鐵鏟奮力砸開車窗,移開卡住受傷臺胞手腳的重物,并鉆到車里,把一個一個被困臺胞從車廂中拉出來,同時把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
不久,公安干警和消防官兵陸續(xù)趕到現(xiàn)場施救……搶救工作進行了40分鐘,當天上午11:00左右,現(xiàn)場施救全面結束。事故造成1人遇難、2人重傷、20人輕傷。
獲救者:“幸虧村民來得及時”
“一切都來得那么突然,我都不記得自己是怎么受傷的,只記得聽到土石撞擊車身的聲音。”50多歲的臺灣游客劉程輝原本滿心歡喜地和太太一起到福建開啟4天的旅行,結果第二天就出了意外。太太是這次山體滑坡事故中唯一的遇難者。當時,劉程輝在病床上感激地告訴采訪的筆者:“我知道這是天災,沒辦法的,你們施救已經(jīng)很快了。幸虧附近的村民施救很及時,攙著、扶著、抬著,把我們救出來,還叫了救護車。”
事故發(fā)生時,來自高雄63歲的王蘭金正在車上睡覺,巨大的沖擊力讓她的肩部脫臼,手腳等多處有外傷:“睜開眼睛時,右腳已經(jīng)被坐椅壓住。我使勁爬到車窗口,就被外面的村民合力拉了出來。這時車外面已經(jīng)圍了好多人,都在救我們。”
表彰者:“見義勇為,彰顯了紅土情懷”
事后,根據(jù)湖坑公安派出所調查,當天在事故現(xiàn)場,先后有20多名村民自發(fā)參與了救援,其中李懷慶、蘇鴻發(fā)、蘇元紅等人發(fā)揮的作用尤為突出,為解救被困乘客、安置受傷人員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幫助。
永定區(qū)見義勇為工作協(xié)會人員蘇碧享說:“村民們不顧自身的危險,在隨時有可能發(fā)生第二次危險的情況下,仍積極施救。他們這種精神、這種正能量非常值得我們去弘揚。”
龍巖市見義勇為工作協(xié)會副會長危寧贊嘆說:“李懷慶這個群體,在面對泥石流有可能再次坍塌的危險情況下,臨危不亂,冒著生命危險去搶救人,折射了我們閩西紅土地的人民群眾見義勇為的高尚情操。另外,也體現(xiàn)了血濃于水的同胞情懷。他們用自己平凡而偉大的行動,踐行兩岸一家親的精神,演繹出了人間的真愛和至愛!顯示了人生價值的所在,讓愛與付出成了社會和諧的主旋律。”

關鍵詞:
永定
龍巖
臺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