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5日,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通報,本輪降雨全省平均降雨量43.3毫米,最大降雨量136.1毫米出現在沈陽市渾南區(qū)營城子社區(qū)。截至7月5日6時,全省累計避險轉移3771人。
針對此次降雨過程,國家防總、水利部對遼寧分別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并派出工作組到遼寧檢查指導強降雨防御工作。省防指于4日14時,對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遼陽、鐵嶺及沈撫示范區(qū)發(fā)布藍色預警,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省水利廳派出4個工作組到重點市指導防御工作;開展749座水庫抗暴雨能力分析、51條河流行洪能力分析;省應急廳向8個降雨重點地區(qū)派出工作組,調度37座“頭頂庫”和144家臨水危化企業(yè),全省44座地下礦山停產撤人1391人,3座尾礦庫“頭頂庫”撤離下游居民265人。省氣象局于4日8時發(fā)布暴雨藍色預警,發(fā)布各類預警信號130個、51.3萬人次。省自然資源廳預置地質災害防治專家隊伍及衛(wèi)星指揮車、無人機等專業(yè)設備。省消防救援總隊向降雨重點地區(qū)前置備勤600人、70艘舟艇、110臺車輛。省公安廳出動警力12747人次,處理涉雨警情51次,救助群眾65人次,協助轉移群眾252人次。省住建、交通運輸、電力等部門也圍繞城市排水防澇、公路巡查、電力保障開展工作。
目前,全省大江大河水勢平穩(wěn),37座大型水庫總蓄水量158.56億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多52.72億立方米。5日白天,各市終止響應后,轉移人員將陸續(xù)返回。
(遼寧日報記者 胡海林)
關鍵詞: